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高水平推进“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深化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功能,构建常态化红色文化育人体系,今年3月,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宣教处、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宣传处组织开展上海红色资源融入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实践案例征集,我校《红色基因赋能 三链融合育人——临港新片区“馆校一体”思政教育创新实践》案例成功入选。

学校开创“育人链、科研链、服务链”“三链”融合育人破局之道,携手“浦东延安”红色泥城主题馆,构建“多资源融汇导入,多维度立体交织,多主体交响共鸣”的“三多”创新范式,形成“知启(理论筑基)——思辨(价值碰撞)——情燃(价值共鸣)——行践(知行转化)——化育(生命自觉)”的“五梯度”实践育人体系,奏响“党建引领强基、校地共生固本、科技赋能跃升”三部曲。
以党建联建为基础,学校和红色泥城主题馆组织开展教师馆员党建联建、红色资源育人集体备课、“学史明志”大学生宣讲和社会实践导师宣讲等活动。以“大思政课”提质增效为目的,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校馆协同开发“红色泥城”思政课程包和历史亲历者对谈研讨。强化思政育人实践性,联合临港中小学组建大学生红色宣讲团和红领巾讲解志愿者,开展“红色故事我来演”“我身边的红色印记”等活动。以科技赋能思政育人,运用AIGC智能生成技术,把红色资源通过思政金课、AR沉浸体验、历史短剧等丰富载体多维立体呈现。该案例实现党建与育人的深度融合,推进场馆与课堂的协同赋能,创新数字与传承的年轻化表达,优化评价与反馈的动态机制,综合了高校服务、科研、育人三项职能,针对大中小思政教育中的痛点,建立“一体两翼”校馆协同育人模式,为大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助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作出了实际行动。(供稿: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