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1日至15日,被誉为“中国智能制造领域奥林匹克”的第十九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总决赛圆满落幕。经过激烈角逐,我校机械学院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刘宇杰、王勇、罗阳同学组成的代表队,在汪烨、钱华、印松等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卓越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出色的团队协作精神,在“智能制造工程设计与应用类赛项:离散行业运动控制方向、智能制造通识方向(筹)”中脱颖而出,分别荣获全国总决赛特等奖和一等奖。

“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是中国智能制造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A类学科竞赛,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指导,中国仿真学会和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本届大赛竞争尤为激烈,初赛阶段吸引了来自全国968所高校的10000多支队伍、共计36000余名师生报名参赛。经过层层选拔与激烈角逐,最终仅有927支精英队伍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
备赛数月以来,在学院大力支持与指导教师悉心指导下,团队紧扣赛题、攻坚克难,系统地进行了方案论证、软硬件协同调试与系统性能优化,充分展现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卓越的工程素养和迎难而上、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全国总决赛现场,面对复杂任务和严苛评审,队员们沉着应对、配合默契,在“决赛上机”和“现场答辩”环节发挥出色,最终以总分全国第六的优异成绩斩获特等奖。
今年是机械学院第三次征战“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从首战市赛折戟,到次年勇夺国赛二等奖,直至本届强势问鼎全国特等奖,机械师生以不懈奋进书写了进阶传奇。这一突破生动印证了学院“以赛促学强本领、以赛促教砺匠心、产教融合育英才”三维育人体系的实践成效。指导教师团队创新构建“课程—项目—竞赛”三阶递进培养模式,成功推动教学范式从知识传授向工程实践能力,再向现场实战能力的纵深转型,成为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鲜活实践。以此为新起点,机械学院将持续发力,完善“一专业一赛事”体系,打造“产学研赛”协同育人平台,持续优化竞赛育人长效机制,着力培养兼具精湛技术、工匠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保障。(供稿:机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