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当前,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正处于关键期,但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复杂。近日,教育部召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调度会,强调就业工作压力越大,越要把就业工作的着力点放到千方百计开拓岗位、用心用情做好就业指导服务上,坚持实事求是,加强和规范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
学校在前期两轮就业督查的基础上,特地邀请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就业服务部主任杨彦辰老师,结合近期发布的就业相关文件分析当前就业形势、就业手续办理、就业流程规划等内容开展了线上就业工作交流,学校全体从事就业工作的领导和老师参与了此次讲座。

讲座中,杨彦辰老师从宏观层面分析了当下上海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基本情况。他回顾了前两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的规模、就业情况,以及上海市促进就业的多项举措,列举了2022年上海市高校毕业生规模,分析了当下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多重压力:经济下行压力大,企业用人需求下降,政策性岗位扩大规模空间有限,就业困难群体帮扶难度增大,毕业生“求稳”现象加剧,疫情带来的一系列衍生效应等。同时,他从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的用人单位数据作了纵向对比:2022年企业在岗位数量和企业用人需求总量上与2021年有明显的下降;部分行业,如住宿餐饮、教育、娱乐等部分行业用人需求下降,岗位缩减;在国企、三资企业、民企中,用人需求仍然呈现增长的趋势。
随后,杨彦辰老师从是什么、有什么用、怎么办等三个角度分别阐述了与就业工作相关的信息登记号、报到证、就业协议等就业材料。同时杨老师还结合2021年发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与核查工作的通知》,阐述了就业统计与核查的时间、频次、渠道、要求,严格强调落实“四不准”要求。随后,杨彦辰老师还结合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重点强调了完善毕业去向登记这一环节。
最后,杨彦辰老师解读了教育部就业统计指标中包括毕业去向落实率、创业率等在内的“7个率”,还详细解释了17项就业去向情况,并且对就业统计中的8个就业去向需要提供的对应佐证材料做了明确的规定。
此次讲座使学校就业工作者进一步明确了就业形势,既感受到当前就业工作的多重压力,又收获了推进就业工作的新方法、新举措,新途径。大家表示,在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要严格把好就业关,认真审好就业材料,通过强信心、增本领、明举措、保共情、讲道理、讲到位、做到位、送一程、扶一把,促进毕业生尽早就业!(供稿:学生处)